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手风琴的往事





明园,生日快乐!



辉哥,祝您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生日快乐

2010年6月19日星期六

刘立612献词

师母,陈昌明先生,陈仲生伯父、你们好。各位老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刘立,我在1969年加入儿童剧社,是第四届的社员。那年我十八岁,是我的朋友傅志明介绍我参加剧社的,志明就是志宽的弟弟。我参加剧社的时候,剧社还在电台活动,是一个以制作广播剧为主的团体。以我的条件,试音时是不及格,因为声音太扁,五音不全。后来志明跟程生说我会吹笛子,程生听说我会吹笛子,就把我收留了下来,我就在一月十八日去电台B studio上课,我的语音老师是顺忠和淑芬。

我参加剧社后,表现很积极,社性很强,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就在半年后,中央领导层选举,我就中选了。在碧珠领导的总务股工作,碧珠是总务大娘,我负责交通。交通就是安排霸王车载送同学们到电台上课录音,一辆从加东、小坡到电台,一辆从大坡、女皇镇到电台,那辆从加东小坡到电台,驾车的是杨先生,也就是淑慧的爸爸,他的车牌号码是8813。

在维多利亚剧院演出后,也安排巴士载同学们回家。我那时很有剧社精神,常常先人后己,安排同学们上车回家了,自己挤不上去了,就拿个小书包,自己一个人走下山坡来,踩着夕阳回家,很有那种要为大家想得多的快乐。

我会吹笛子,在加东亚德路的芒果树下,曙鹏带领舞蹈团跳《鄂伦春舞》,我吹笛子伴奏,55553551655,一起跳舞的有秀玲、瑞珍、玉珊等人。后来玉珊就和我生活在一起,成为我最要好的朋友,这一辈子最重要的生命伴侣。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继续发扬领导层关心小社员的精神,用心的照顾她,我们生活过得很好,很开心,这都是因为儿童剧社,所以我特别热爱儿童剧社。

儿童剧社在1980年演出《小小世界文艺晚会》后,就正式走入历史,1982年华亮以商业注册成立了青年剧团,演出《连锁案》,1984年改商业注册为社团注册,华亮是青年剧团的主席,演出《三只瞎老鼠》,1986年华亮和兆锦在本地的演艺圈红的不得了,没有时间打理青年剧团,我就在选举中高票胜出,从1986年到1995年,担任青年剧团的主席。

青年剧团在新加坡华语话剧团体联合演出时,贡献力量。我们这里派出去参加剧联演出工作的,都是担当重量级的工作。仁余是《喀拜、喀拜》的执行导演,树良是《咖啡店》的舞台美工。浩亮和永心,是《乌拉世界》的男女主角。他们俩也因为这一回的演出,被爱神的箭射中,结婚时我是他们婚宴的司仪。

八十年代新加坡华语话剧剧坛上,浩亮是一颗闪亮的红星,《潘奇托》《乌拉世界》《咖啡店》《梦回康威》《彷》《雷雨》都是他当主角。浩亮能文能武,舞台上戏演得好,舞台下也积极的做着联系老朋友的工作。今晚的这一个接近三百人的大型晚宴,就是浩亮发起策划的。我们现在请浩亮跟我们说说他的感言。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裕国612感言


当夜剧社欢庆成长四十五
恰逢老汉花甲六十金老虎
也是我和夫人结婚记念日
大家的出席是最好的礼物
[借花献佛谢谢大家的祝福]

当夜第一上舞台跳少年舞
身段舞步不俗笨得像头猪
台下的伙伴肯定笑破了肚
都把嘴捂住就怕假牙暴露
[老花分不出真假请不要呜]

当夜的团集虽然已经落幕
千言万语只恨时间太短促
欢声笑语舍不得的离别情
心潮的澎湃久久不能平伏
[真诚友谊只在此地非他处]

行业本能给大家献上祝福
祝伙伴长寿康富青春常驻
才能把这美丽的回忆记住
才有机会再欣赏不朽节目
[别像熊猫肚皮越来越突出]

当夜要表扬赞美三位伙伴
第一位是带残赴宴和病痛战斗的伟光
第二位是重出江湖热情不减当年的刘立
第三位是于永不认老青春活泼我们的永久主席老邬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伟强612献词

参加剧社这么多年,记忆里有许多难忘的情景、感人的片段和温馨的画面,至今还鲜活在我的脑海里。

有一年,在“爱社运动”期间,巧遇Arthur Road 发大水,当时水位淹到了膝盖,大伙儿互相扶持,撤离到附近我妈妈的家。当晚伙伴们一排排肩并肩躺在地板上,像兄弟姐妹般度过一个特别的夜晚。

剧社组织过多年的春节伙伴大团拜。记得有一年春节,伙伴们一家一户去拜年,最后几个团拜小组,大约70多人齐聚少民家。少民伙伴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美味的新年大餐,伙伴们一起捞鱼生,边吃边谈,笑声不绝,回荡在房子里,久久不散……,这是我度过最温馨最愉快的春节。

另一个迷人的画面是和伙伴们去北游了!有一回我们北上金马伦高原,外头“天寒地冻”,吃了晚餐,我们就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地上坐满人,就挤到床上,聊天玩游戏,哗哗的笑浪竟然把床架震倒,伙伴们跌成一堆、乐成一团。北游时伙伴们打成一片,一起唱歌,无拘无束地闲聊,这种温馨迷人的场面还能找到吗?

去年我们一群伙伴到广西玩了9九天,感觉真好!今年九月我们又将出发,参观上海世博会及到东北游玩,欢迎更多伙伴加入,重拾当年一起出游的快乐!

接下来轮到我介绍另外一位伙伴。剧社重量级的女演员有好些,黄秀玲是其中一位,至今她还是很有重量,对不起,是分量!重量级的男演员好像不多,大家记忆犹新的话,在歌舞剧《骄傲的小公鸡》里扮演最重、最肥大的小鸭子就是他——林仁余。仁余是第五届社员,他可说是当年的红小生,参加口琴队、舞蹈组和文艺组等,演出过多部话剧和歌舞剧,最经典的角色就是王二小放牛郎了。

我当选剧社主席多年,没想到最后却给仁余抢了主席的位子,他成了剧社的“末代主席”。不过,这股后浪不可小觑,仁余如今还积极从事文艺创作,不间断地编导舞台剧,1995年还获颁“青年文艺奖”。现在请当之无愧的末代主席”林仁余。

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浩亮612致词

45年, 代表什么?

45年,说明多数的伙伴,已是年过五十的半百老儿童了!

45年,我们凝聚了一份珍贵的的情谊,对每一次的聚会,都充满了期盼与惊喜,就像今夜:当我们又在一起!

师母,陈仲生伯父,剧场前辈陈昌明先生,各位伙伴,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参加“儿童剧社成立45周年纪念晚会”。

我是浩亮,在1971年加入儿童剧社,隶属第七届学员。语音师承陈顺忠,张淑芬;乐理知识来自黄伟光;舞蹈老师:蔡曙鹏,华丽,郭淑女。还有还有,我的企业启蒙老师也在剧社,他是开设爱社书摊的蔡朗佳先生。

我在1976年当兵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在剧社最活跃的日子,也就在那短短的五年。

三十几年过去了,事过境迁人变,可那短短五年的生活情景,至今还一直深刻地遗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是“当起文艺的小战士“的光荣感吗?是创造了演出场数纪录的成就感?好像都不是了!因为,当大家在一起的聊天的时候,已经很少,几乎没有再提起这些事啦。

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为什么Arthur Road这样的一栋房子可以住上几十人,比外劳宿舍还拥挤,却能夜夜好眠,一觉到天亮?!为什么百人的活动,只有一间厕所,而从来不会发生“挤厕“事件?

为什么我们精力无限,一早起来做早操,白天到生活中去,晚上唱歌跳舞演戏,深夜里还聊天写日记。。。隔天早上起来,还是一条龙?

为什么在马路上跳舞,一声令下,“刷“的一声就斯腿“一字马”下去,从来没有人犹豫,那尖尖的石头会刮伤小腿?

为什么陈婷在剧社的日子,总是扮演小喜鹊,小鸭子,小动物。。。从来没有机会在舞台上好好的“做人”而他一样的很开心!

为什么刘立条件好,纵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却坚持不演好人,只演坏人!所以才让林仁余有机会扮演英雄人物!

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一个积极分子,参与许多剧目的排练,从D角到C角到B角,却最终,连一次上台彩排,站在灯光下走台位的机会都没门儿!而我们都不在乎!

当我们在一起聊起这些陈年往事,尽管重复了再重复,每一次,还是一样的新鲜,精彩,兴奋,开心。

是的,就是这种感觉!当我们在一起所凝聚的一种相知相遇,相承相纵的情谊,已在心中酿起一覃好酒,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是越久越香醇!

所以,当我第一次邀请二女八男来商量庆晚的时候,就在短短的二十八分钟,十个人,都爽快地一口就答应了!第一次来开会的有28人,今晚,我们正好宴开28席,而出席今晚的人数,也正好是280人!!

是巧合吧?还有更巧合的呢!我们永远的主席,主席夫人,为大家来个喜上加喜,双喜临门;他们在上个星期,已经荣登“祖”辈,当起佬爷姥姥啦!

伟强爷爷,燕兰姥姥,恭喜你们。

各位伙伴,今晚是属于大家的!希望今晚的聚会,是一个迷人的夜晚,为我们以后留下美丽的回忆。

我们不剪彩,也不舞狮,就让我们以嘹亮的歌声,一起来为晚会掀开序幕吧!

请在我数一二三之后,一起唱:“当我们又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又在一起,真快乐无比!”

(歌声起。。。唱毕,《森林里的宴会》的音乐接上:“伙伴们,宴会开始了!”)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45周年纪念晚会最后确定已报名伙伴名单

儿童剧社45周年纪念晚会

日期: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时间:5.30pm-11.00pm

地点:会宾楼(Jade Room Restaurant)

36 Newton Road, #02-01 Hotel Royal

Singapore 307964


已报名伙伴名单

邬伟强、莫燕兰
刘 立、关玉珊
蔡朗佳、王淑雅
李志祥、陈群馨、李子大
杨 帆、翟志玉一家五口
何子石、吴雪妮
林仁余、施曼华
陈裕国、许珍育及儿子
胡培金、袁佩华一家五口
袁浩森、曾华杏一家四口
郭浩亮、林永心一家四口
邝慧贞一家六口
林明园一家四口
黄伟光夫妇
萧桂蓉、许仁重一家四口
蔡平开
关玉青
陈兆锦
黄玉屏与家人共6人
陈 婷一家五口
曾国平一家三口
沈汉添
莫燕云
汤添树夫妇及女儿
黄少民夫妇
林玉枝夫妇
杨善娇夫妇
杨淬宝
郭淑女一家三口
何子训
林玉凤夫妇
邓远为
巫推雄夫妇
陈荣利夫妇
黄 亮
张振环
林明泉夫妇
陈曼菲
黄惠玲
郑育民夫妇
林爱娇夫妇
陈淑英
莫美颜夫妇
傅志宽
华 丽、陈 村
林秀凤
林生宝、叶瑞珠
莫泽燕、王文翰(儿子)
李金中、吴美娥
周 国、林慧卿
唐兴华
蔡碧珠
陈素石
刘里万
陈元凤
陈英来
林星拱、王淑美及儿子
刘宝光
赖凤霞
陈有栋
蔡笃翠
胡煌郁、陈玉芳一家四口
陈裕东
全福基夫妇
吴金星
萧桂芳
许平民
胡益发夫妇
卓铭顺夫妇
王兴南夫妇
曾国钊
郑振荣夫妇
张德顺
陈荣裕
刘柔琴
叶志华夫妇
许燕育
黄秀琴
谢文发
邓妙媚
严月婵
陈少玉
陈利国一家三口
蔡曙鹏
全德容
段及祥
方百成
卓永土、张月琼及女儿
廖运松
郑清桃
吴金海
陈顺忠与家人共四位
冼巧平夫妇
黄树平、黄秀玲
郑贻春
陈星云
张淑芬
张子钧
吴锦华
黄树良一家四口
施克伟
袁锦堂、陈爱莲
陈爱莲(爱兰的姐姐)
陈美凤
邱胜扬
曾忆蕊一家四口
蔡端锐一家三口
黄铭顺、王秀玉一家四口
杨瑞锋、林幼娟
杨增国
陈亚九一家三口
许树镑
柯秀柳
何慧玲
苏细缘
杨淑惠
冯梅妹
曾莲珠
徐楣华
陈宝春
李玉兰
王淑慧
杜丽云
王荣美
傅永辉
王芳菁及女儿
郑惜来及女儿
吴花
胡新灿、刘小华
林树捷
萧文良
张丽娥
陈利家
张文华
刘德明夫妇
陈雅幼
黄瑞卿
苏再添(摄像)
陈文照
蔡添成
曹淑芳
符兰玉
黄根算
林佩珍
林楚珍
黄伟兴
陈娟娟
林少芬
蔡仑倧夫妇
杨任标夫妇
王连三、陈春梅一家五口
周华高夫妇
廖宝珠
陈素华夫妇
黄树德
邝秀琴
蓝丽丽
胡桂娥
蔡茂如
陈利成
傅启华
林玉苹
林玉菁


截至6月12日:276位+4位贵宾=280位
Email:woobok187@gmail.com
SMS:97523565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人老心不老

只要人心在

不怕岁月老


【注】源于邱胜扬的面簿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远方传来的诗歌

园丁好!

主席团建议海外游子制作一段视频在晚宴上播出。

由于即将出差,我只有献上一首拙诗及照片,不知是否合适?

~~~素贞



走过许多青翠山岗,金秋枫林

也踏过白皑皑的路

最不能忘怀的,是这条故乡的路

这承载无数天真岁月,浪漫欢笑,可歌可泣的

古远长路。。。。

日月流梭,潮起潮落

这星光灿烂的夜晚

你问我在何方

我在伙伴儿当中

举杯吟唱

春的礼赞,友谊万岁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缤纷

有时候理想是幻影;
有时候美好的回忆是那么贴近
但又那么不真实;

有时候思念像缤纷的色彩,
只是已经成为过去;

有时候想为人生着色,
只是力不从心,虚晃、飘移。

还不如当作一片瑰丽,交给美术老师,或许能讨点分数,装点几十年等待的成绩单——刚刚睡醒。





缤纷

2010年6月4日星期五

上海世博及东北三省游


亲爱的老伙伴 :

去年“广西桂林八天逍遥游”后,伙伴们都期待另一次的出游。为了安排最好的旅游时机,观赏最好的景致,我们决定在“已凉天气未寒时”的初秋时节游览神秘长白山、红叶谷,看那“层林尽染”的遍山红叶。

这段时间恰逢“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转机时,又可逗留参观,于是安排了16 天上海世博及东北三省游及12 天东北三省五大城市游两种行程:

* 旅费:

A 组 — 16 天旅程上海世博及东北三省

S$2,425.00()(两人一房,含税务 )
S$3,280.00()(单人房,含税务 )
S$60.00(中国签证费 — 新加坡护照)
S$85.00(中国签证费 — 马来西亚护照)

B 组 — 12 天旅程为东北三省五大城市

S$1,848.00(两人一房,含税务 )
S$2,318.00 (单人房,含税务 )

* 出发日期:

A 组 — 14-09-2010 (13-09-2010@ 2230办理登记手续)
16 天旅程包括上海世博及东北三省

B 组 — 18-09-2010 (17-09-2010@ 2230办理登记手续)
12 天旅程为东北三省五大城市

A、B两组将会在18-09-2010早上从上海一同乘搭内陆班机到哈尔滨。旅程结束时也会乘搭相同班机回国。

有意报名者请联络伟强(9752 3565 / 6459 6300)

45周年纪念晚会已报名伙伴名单

儿童剧社45周年纪念晚会

日期: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时间:5.30pm-11.00pm

地点:会宾楼(Jade Room Restaurant)

36 Newton Road, #02-01 Hotel Royal

Singapore 307964


已报名伙伴名单

邬伟强、莫燕兰
刘 立、关玉珊
蔡朗佳、王淑雅
李志祥、陈群馨、李子大
杨 帆、翟志玉一家五口
何子石、吴雪妮
林仁余、施曼华
陈裕国、许珍育及儿子
胡培金、袁佩华一家五口
袁浩森、曾华杏一家四口
郭浩亮、林永心一家四口
邝慧贞一家六口
林明园一家四口
黄伟光夫妇
萧桂蓉、许仁重一家四口
蔡平开
关玉青
陈兆锦
黄玉屏与家人共6人
陈 婷一家六口
曾国平一家三口
沈汉添
莫燕云
汤添树夫妇及女儿
黄少民夫妇
林玉枝夫妇
杨善娇夫妇
杨淬宝
郭淑女一家三口
何子训
林玉凤夫妇
邓远为
巫推雄夫妇
陈荣利夫妇
黄 亮
张振环
林明泉夫妇
陈曼菲
黄惠玲
郑育民夫妇
林爱娇夫妇
陈淑英
莫美颜夫妇
傅志宽
华 丽、陈 村
林秀凤
林生宝、叶瑞珠
莫泽燕、王文翰(儿子)
李金中、吴美娥
周 国、林慧卿
唐兴华
蔡碧珠
陈素石
刘里万
陈元凤
陈英来
林星拱、王淑美
刘宝光
赖凤霞
陈有栋
蔡笃翠
胡煌郁、陈玉芳一家四口
陈裕东
全福基夫妇
吴金星
萧桂芳
许平民
胡益发夫妇
卓铭顺夫妇
王兴南夫妇
曾国钊
郑振荣夫妇
张德顺
陈荣裕
刘柔琴
叶志华夫妇
许燕育
黄秀琴
谢文发
邓妙媚
严月婵
陈少玉
陈利国一家三口
蔡曙鹏
全德容
段及祥
方百成
卓永土、张月琼及女儿
廖运松
郑清桃
吴金海
陈顺忠与家人共四位
冼巧平夫妇
黄树平、黄秀玲
郑贻春
陈星云
张淑芬
张子钧
吴锦华
黄树良一家四口
施克伟
袁锦堂、陈爱莲
陈爱莲(爱兰的姐姐)
陈美凤
邱胜扬
曾忆蕊一家四口
蔡端锐
黄铭顺、王秀玉一家四口
林幼娟
杨增国
陈亚九一家三口
许树镑
柯秀柳
何慧玲
苏细缘
杨淑惠
冯梅妹
曾莲珠
徐楣华
陈宝春
李玉兰
王淑慧
杜丽云
王荣美
傅永辉
王芳菁及女儿
郑惜来及女儿
吴花
胡新灿、刘小华
林树捷
萧文良
张丽娥
陈利家
张文华
刘德明夫妇
陈雅幼
黄瑞卿
苏再添(摄像)
陈文照
蔡添成
曹淑芳
符兰玉
黄根算
林佩珍
林楚珍
黄伟兴
陈娟娟
林少芬
蔡仑倧夫妇
杨任标夫妇
王连三孩子三位
周华高夫妇
廖宝珠
陈素华夫妇
黄树德
邝秀琴
蓝丽丽
胡桂娥
蔡茂如


截至6月3日:266位+4位贵宾=270位
Email:woobok187@gmail.com
SMS:97523565

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45周年社庆身份证


这是儿童剧社45周年社庆身份证,正面(左)有写上参与社庆伙伴的姓名,背面(右)印有纪念性文字,请伙伴们在社庆当天进入会场前到登记柜台认领。

当我们又在一起



伙伴们,“多媒体制作”小组从上千张照片中,按不同的分类甄选成集,制成了多媒体,准备在45周年社庆晚宴上播放给大家观赏。

第一次在筹委会议上播放给大家观看的时候,伙伴们都深受感动,掌声未了,纷纷要求拷贝收藏。

就在那一晚,筹委会当下决定,也制一张给你!

45周年纪念晚会已报名伙伴名单

儿童剧社45周年纪念晚会

日期: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时间:5.30pm-11.00pm

地点:会宾楼(Jade Room Restaurant)

36 Newton Road, #02-01 Hotel Royal

Singapore 307964


已报名伙伴名单

邬伟强、莫燕兰
刘 立、关玉珊
蔡朗佳、王淑雅
李志祥、陈群馨、李子大
杨 帆、翟志玉一家五口
何子石、吴雪妮
林仁余、施曼华
陈裕国、许珍育及儿子
胡培金、袁佩华一家四口
袁浩森、曾华杏一家四口
郭浩亮、林永心一家四口
邝慧贞一家六口
林明园一家四口
黄伟光夫妇
萧桂蓉、许仁重一家四口
蔡平开
关玉青
陈兆锦
黄玉屏与家人共6人
陈 婷一家六口
曾国平夫妇
沈汉添
莫燕云
汤添树夫妇及女儿
黄少民夫妇
林玉枝夫妇
杨善娇夫妇
杨淬宝
郭淑女一家三口
何子训
林玉凤夫妇
邓远为
巫推雄夫妇
陈荣利夫妇
黄 亮
张振环
林明泉夫妇
陈曼菲
黄惠玲
郑育民夫妇
林爱娇夫妇
陈淑英
莫美颜夫妇
傅志宽
华 丽、陈 村
林秀凤
林生宝、叶瑞珠
莫泽燕、王文翰(儿子)
李金中、吴美娥
周 国、林慧卿
唐兴华
蔡碧珠
陈素石
刘里万
陈元凤
陈英来
林星拱、王淑美
刘宝光
赖凤霞
陈有栋
蔡笃翠
胡煌郁、陈玉芳一家四口
陈裕东
全福基夫妇
吴金星
萧桂芳
许平民
胡益发夫妇
卓铭顺夫妇
王兴南夫妇
曾国钊
郑振荣夫妇
张德顺
陈荣裕
刘柔琴
叶志华夫妇
许燕育
黄秀琴
谢文发
邓妙媚
严月婵
陈少玉
陈利国一家三口
蔡曙鹏
全德容
段及祥
方百成
卓永土、张月琼及女儿
廖运松
郑清桃
吴金海
陈顺忠与家人共四位
冼巧平夫妇
黄树平、黄秀玲
郑贻春
陈星云
张淑芬
张子钧
吴锦华
黄树良一家四口
施克伟
袁锦堂、陈爱莲
陈爱莲(爱兰的姐姐)
陈美凤
邱胜扬
曾忆蕊一家四口
蔡端锐
黄铭顺、王秀玉一家四口
林幼娟
杨增国
陈亚九一家三口
许树镑
柯秀柳
何慧玲
苏细缘
杨淑惠
冯梅妹
曾莲珠
徐楣华
陈宝春
李玉兰
王淑慧
杜丽云
王荣美
傅永辉
王芳菁及女儿
郑惜来及女儿
吴花
胡新灿、刘小华
林树捷
萧文良
张丽娥
陈利家
张文华
刘德明夫妇
赖清
陈雅幼
黄瑞卿
苏再添(摄像)
陈文照
蔡添成
曹淑芳
符兰玉
黄根算
林佩珍
林楚珍
黄伟兴
陈娟娟
林少芬
蔡仑倧夫妇
杨任标夫妇
王连三孩子三位
周华高夫妇
廖宝珠
陈素华夫妇
黄树德
邝秀琴
蓝丽丽
胡桂娥


截至6月3日:264位
Email:woobok187@gmail.com
SMS:97523565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

儿童剧社1975录音专集



伙伴们,这是儿童剧社45周年社庆筹委会属下--“多媒体制作”小组,在整理剧社旧照片、剧照、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曾经在1975年录制的一卷完整的母带,未曾出版,也被遗忘了。

那模模糊糊的三十五年前的往事,终被小组人员将碎碎片片的残记,拼拼凑凑成我们最后的作品。

意外的“出土文物”有我们的共同记忆,筹委会决定将这卷母带制作成CD,在我社“45周年社庆晚宴”送给大家。

CD版面设计是树良2008年在东海岸的画作,题名为《小树小树快长大》,我们青少年时相识的情缘,像小树一样,今天已经长大了······